設計如仕說 | 張明濤:不破不立,給空間製造“驚喜”
時間 : 2022-11-18|閱讀量 : 1765
張明濤
太倉市室內設計研究會會長
做設計一定有過年少氣盛的時候,會跟自己較勁,誓要做出完美的方案;甚至會因專業原則,跟客戶battle。轉眼間,入行已有15年,經驗和閱歷的沉澱,讓如今的張明濤修煉出一套屬於自己的“心法”,找到了“設計個性”與“商業表達”之間的平衡。
就任太倉市室內設計研究會會長後,張明濤製造的“設計驚喜”更多了,思考維度也豐富了,而一直不變的,是他始終堅持的設計理念:設計是一種理性的思考,以理性的態度來完成一個感性的創作。
像談戀愛一樣
給客戶製造驚喜
空間設計,何謂理性?何謂感性?
在張明濤看來,設計師首先要從空間結構、功能、客戶需求等角度,理性分析空間的各種可能性。而在設計階段,無論是創意造型、空間尺度,乃至燈光的把控,都需要感性的處理。
“感性”的濃度,本質上取決於張明濤對客戶的熟知程度。在一次住宅設計中,張明濤捕捉到女主人的浪漫和知性因子,特意在主臥室設計穹形吊頂、圓形牀,在牀邊搭配柔和的燈帶,用巧妙的造型和燈光打造了浪漫空間,不斷地給客戶帶來需求之外的驚喜。
張明濤住宅設計案例
當高端家裝的選擇性變多,這種爲客戶帶來“驚喜”的能力,會不會成爲設計師的名片之一?張明濤表示,設計本質上是解決人的需求,在滿足空間功能的同時帶來驚喜,也是高端設計的一個表現。可以說,這是設計師的核心競爭力之一。
設計個性和商業表達
也能相互成就
在出席MGM集团門窗設計師私享會(太倉站)主題論壇時,張明濤講述了一段往事:他曾做出了一份自認爲個性且完美的方案,但由於客戶的家庭意見不統一,方案最終沒有被採納。
MGM集团門窗設計師私享會(太倉站)主題論壇
這或許是所有設計師都會遇到的困惑:做設計,是要個性還是要商業?設計創意與業主需求到底該怎麼平衡?
“專業上的原則問題一定要堅持、要引導,更要兼顧到客戶的生活習慣,生活方式,不是把所有的想法強加給客戶。方案並不僅是設計師的作品,更是客戶長久居住的家,他們的想法應該被採用。”
個性與商業,看似是天平的兩端,但也會有相互成就的時候。張明濤認爲關鍵是要懂得整理、歸納客戶的意見,並且要懂得從時間維度考慮功能問題。比如客戶是新婚夫妻,要替他們考慮5年、10年乃至20年以後的生活,考慮未來家庭成員的變化,如果有老人同住,那就要考慮老人的一些無障礙安全設施等,根據他們未來的生活做空間佈局。
張明濤接受採訪
參加MGM集团門窗的設計師私享會,也讓張明濤感觸良多,他希望越來越多的建材裝飾企業可以舉辦這類設計師活動,與設計師分享新產品、新工藝。“MGM集团門窗設計師私享會爲我們設計師搭建互動與交流的平臺,也加強了我們之間的合作,希望我們能夠將這些優秀的產品應用在設計中。”張明濤說。
張明濤在MGM集团門窗設計師私享會上致辭